楼房加固与设计工程概述
- 楼房加固与设计工程是一项保障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性能提升的专业工程。随着楼房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功能改变、遭受自然灾害或出现结构损伤等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和施工。
楼房加固原因
- 承载能力问题:
- 功能变更,如住宅改商用,人员和设备增多,导致楼面活荷载大幅增加,原结构设计荷载无法满足。
- 设计或施工缺陷,使结构实际承载能力低于设计标准,可能在正常使用阶段就出现安全隐患。
- 结构损伤方面:
- 自然灾害影响,像地震、强风、洪水等可能造成墙体裂缝、梁柱变形、基础沉降等损伤,削弱结构承载能力。
- 长期使用导致的老化,如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落、结构耐久性降低。
楼房加固设计流程
- 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查:
- 资料收集:收集楼房原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记录、历年维修资料等,全面了解楼房原始设计参数和使用历史。
- 现场勘查:对楼房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墙体、梁柱的裂缝情况(宽度、长度、走向)、变形状况,检查基础有无不均匀沉降迹象。同时查看室内装修是否有因结构变形导致的开裂等问题,了解周边环境对楼房的影响,如相邻建筑施工可能引起的振动。
- 结构检测与鉴定:
- 结构检测: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钢筋探测仪检测钢筋配置和锈蚀情况。对关键构件进行抽样检测,获取准确的结构参数。
- 安全性鉴定:依据检测结果和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对楼房整体安全性进行评估。确定结构安全等级,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 加固设计方案制定:
- 方法选择:根据楼房结构特点和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例如,对于梁、柱承载能力不足可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或碳纤维加固法;对于墙体裂缝可采用压力灌浆加固等。
- 计算分析: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力学计算,考虑加固材料与原结构协同工作。如采用碳纤维加固梁时,计算碳纤维用量以满足抗弯、抗剪强度要求;增大截面加固柱时,计算新配置钢筋和混凝土对承载能力的提升。
- 构造设计:确定加固材料的布置方式、锚固措施等。如碳纤维加固时,碳纤维的粘贴长度、端部锚固处理;外包钢加固时,钢板与构件的连接构造、锚栓布置。
- 施工图绘制:绘制详细的加固施工图,包括加固部位、材料规格、施工顺序、节点大样等,指导施工。
楼房加固施工
- 施工准备:
- 组织准备: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加固工艺和安全注意事项。
- 材料准备:依据加固设计要求采购材料,如碳纤维布、钢板、钢筋、粘结剂、灌浆料等。对材料进行检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抽样复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电焊机、钻孔机、打磨机等,检查设备性能。
- 施工过程:
- 按加固方法施工:
- 增大截面加固施工:对原结构构件表面进行清理、凿毛,植入新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新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振捣密实,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
- 碳纤维加固施工:对构件表面进行打磨、清理,涂刷粘结剂,将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粘贴,并用滚筒压实,排除气泡,保证粘贴质量。
- 外包钢加固施工:对构件和钢板表面进行处理,若用粘结剂粘结,涂抹粘结剂后将钢板安装到位;若用锚栓固定,钻孔安装锚栓,使钢板与构件紧密连接。
-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如检查钢筋植筋质量(通过拉拔试验)、碳纤维粘贴质量(外观检查和粘结强度检测)、新浇混凝土质量(强度检测和外观检查)等。
- 安全管理: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对高处作业、电气焊接等危险作业制定专门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 竣工验收:
- 资料审查: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包括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日志等。
- 外观检查:对加固后的楼房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加固部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碳纤维布粘贴是否平整、无空鼓,新浇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无蜂窝麻面,外包钢板是否牢固、无变形。
- 结构性能检测:根据需要进行结构性能检测,如通过静载试验检查关键构件加固后的承载能力,通过倾斜观测检查楼房整体的稳定性。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